欢迎您光临电力百科网,您工作和学习的好帮手!  内容标准、版面简洁。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l    网站维护登录   
基础知识         电路电工          电力系统              高电压技术       安全事故           电子技术       计算机单片机PLC             网络通信             机械传动            油务化验           企业管理              素质教育             技能大赛
电气设备          电机                  变压器                 开关电器           互感器               电容器              避雷器接地             母线绝缘子金具        二次设备           低压电器           仪器仪表                工器具                材料耗材
电力场景         传统发电            风电场                 光伏电站         储能电站             变电站            换流站    直流                架空线路              电缆线路             配电网          电力用户负荷      电力系统自动化
电力岗位         设备制造        招标采购监造        勘测设计       安装   调试        验收运维检修      状态监测 状态评价      认证认可            质检监理   信用      电力营销            节能环保             带电作业              概预决算
核心模块         术语   标准        定律公式            教育培训         人才测评            人才招聘交流          技术服务                 电力科普              图片视频          3D交互游戏          教学模型             电力情景剧          新闻新技术             
电力百科网
友情链接
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通用技术
来源: | 作者:王硕 宋奇隆 徐文凯 | 发布时间: 2024-04-24 | 968 次浏览 | 分享到:

前言

本标准按照 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 DLT 1157-2012《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技术条件》,与DL/T 1157-2012 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采集单元、汇集单元和在线录波的定义,见3.2~3.4:

-增加了第4章概述部分内容:

修改了工作条件相关内容,见5.1:

修改了结构要求相关内容,见5.2.2:

增加了电气安全要求相关内容,见5.3:

增加了通信功能要求相关内容,见5.4.1.7;

--增加了在线录波功能要求相关内容,见5.4.1.8:

--增加了数据存储要求相关内容,见5.4.1.9:

--增加了维护功能要求相关内容,见5.4.1.10:

-增加了遥测误差要求相关内容,见5.4.2:

--增加了电源性能要求相关内容,见5.4.4:

--修改了功耗要求相关内容,见5.4.5:--增加了防火性能要求相关内容,见5.5.2:

修改了电磁兼容性能相关内容,见5.6:

修改了外壳防护相关内容,见5.7:

修改了试验条件相关内容,见6.1;

增加了主要试验设备要求,见6.2;

修改了电气安全性试验方法,见6.4;

修改了接地故障检测方法,见6.5.1.2:

-增加了复位功能试验方法,见6.5.1.3;

-增加了临近干扰防误报警试验,见6.5.1.5.6:

-增加了带电装拆功能试验方法,见6.5.1.7;

-增加了通信功能试验方法,见6.5.1.8:

-增加了录波功能试验方法,见6.5.1.9;

-增加了维护功能试验方法,见6.5.1.11;

-增加了遥测误差试验方法,见6.5.2:

-增加了卡线结构握力试验方法,见6.5.3:

--增加了电源试验方法,见6.5.4:

修改了功耗试验方法,见6.5.5;

一修改了环境适应性试验方法,见6.6;

修改了外壳防护性能试验方法,见6.8:

-增加了故障指示器分类,见附录 A:

增加了适用于暂态特征型指示器接地故障检测典型波形图,见附录B:

删除了平均无故障试验要求及相关内容:

-删除了指示器性能试验接线图。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高电压试验技术和绝缘配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高电压试验技术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

(SAC/TC163/SC1)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天津)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计量中心、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科锐配电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金智晟东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郗晓光、卢欣、姚瑛、王斯琪、孙勇、李福超、刘敬之、齐飞、沈冰、琚泽立、李吴扬、刘小江、袁钦成、温彦军。

本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L/T1157-2012。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一号,100761)。

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通用技术条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配电系统中用于电力线路的故障指示器(以下简称指示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包装、标识、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3kV~35 kV电压等级指示器的生产和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423.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2423.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 2423.4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Db:交变湿热(12h+12h循

环)

GB/T2423.7 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c:粗率操作造成的冲击(主要用于设备型样品)

GB/T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 5169.11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11部分:灼热丝/热丝基本试验方法成品的灼热丝可燃性试验方法(GWEPT)

GB/T11287电气电器第21部分: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振动、冲击、碰撞和地震试验

第1篇:据动试险(正弦

GB/T 17626.2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试验和测量技术GB/T 17626.3电磁兼容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4

GB/T 17626.5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GB/T 17626.8

GB/T 17626.9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

试验和测景技术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电磁兼容GB蠅闐丽砵倭掠墓 1禱砘胭孫膻离咢絞衅誉26.10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distributionlinefaultindicator

用于指示配电线路发生短路和接地故障的一种监测装置。

3.2采集单元acquisition unit安装在配电线路上,能监测负荷电流、判断并就地指示短路和接地故障的单元,可将相关信息上传鈾篢簾载汇集单元。

3.3

汇集单元 collection unit

与采集单元配合使用,负责接收采集单元上传的相关信息并与主站通信的单元,也称为通信终端。

3.4

在线录波 waveformrecordingonline对配电线路电流、电场强度进行录波、存储并上传至主站。

4概述

4.1指示器一般由3只采集单元和1只汇集单元组成,采集单元也可独立使用。4.2 根据故障指示器的安装位置、通信方式和接地故障检测方法的差异,故障指示器分为多种类型。按照安装位置分为架空型和电缆型;按照通信方式分为就地型和远传型:按照接地故障的检测方法分为外施信号型、暂态特征型和暂态录波型,其中外施信号型需配合外施信号源一起使用。指示器详细分类参见附录 A。4.3 采集单元安装于配电线路上,监测配电线路的电流和电场强度,根据电流和电场强度的变化自动判断线路故障,并通过翻牌或者闪光的形式指示故障。采集单元能将故障信息等数据发送至汇集单元,汇集单元再将数据上传至主站,并能接收主站下发的信息。指示器原理如图1所示。

5 技术要求

工作条件5.1

指示器的工作条件要求如下:

-环境温度:-40℃~+70℃:

--相对湿度:≤95%:

-海拔:安装海拔不超过 2000m。

以上条件之外的特殊使用条件,可由用户与制造厂商协商确定。

5.2 外观与结构

5.2.1 外观要求

指示器外观应满足以下要求:

-外观整洁美观、无损伤、无锈蚀或机械形变,封装材料饱满、牢固、光亮、无流痕、无气泡:-外观与外形尺寸符合产品样图要求:

2-元件的焊接、装配符合产品样图要求。

5.2.2 结构要求

指示器结构满足以下要求:

-结构设计应紧凑、小巧,安装维护方便。

-内部元器件、部件固定应牢固。

-外壳应采用抗老化和耐腐蚀材料。

--采用 TV或 TA 取电的汇集单元金属外壳应具有接地端子,端子直径不小于6mm。

-汇集单元应具有就地维护端口。

一架空型指示器采集单元应采用翻牌或闪光形式指示故障,指示牌应在360°范围内均可观察并采用反光材料。

架空型指示器采集单元质量宜小于4.0kg,应不大于5.0kg。当质量不大于 2.0kg 时,卡线结构可采用弹簧压线式;当质量大于2.0kg时,卡线结构宜采用螺栓紧固式。架空型指示器采集单元截面尺寸(垂直于导线方向)宜不大于160mmX160mm,长度(平行于导线方向)宜不大于350mm。

-电缆型指示器应装设单独的显示单元,采集单元和显示单元之间应采用光纤或电缆进行连接。电缆型指示器除采集单元应具备就地故障闪光指示外,显示单元也应具有三相独立的故障报警指示灯和低电量报警指示色卡。显示单元上应设置手动复位和自检功能按钮。

5.3 电气安全要求

5.3.1 绝缘电阻

架空型指示器电杆安装的汇集单元与电缆型指示器汇集单元绝缘电阻应满足以下要求:

a)额定绝缘电压 U≤60V时,电源回路与外壳及地之间绝缘电阻不小于5MΩ;

b)额定绝缘电压 U>60V时,电源回路与外壳及地之间绝缘电阻不小于5MΩ.

5.3.2 介电强度

架空型指示器电杆安装的汇集单元与电缆型指示器汇集单元电源回路与外壳及地之间的介电强度应满足以下要求:

a)额定绝缘电压 U≤60V时,能承受工频 500V、历时1min 的耐压试验,无击穿、无闪络现象;b)额定绝缘电压 U>60V时,能承受工频 2000V、历时1min 的耐压试验,无击穿、无闪络现象。

5.4 性能要求

5.4.1 基本功能要求

5.4.1.1 线路故障检测和报警功能

指示器故障检测和报警功能应满足以下要求:当线路发生相间短路故障时,指示器能检测到故障并判断出故障类型(瞬时性故障或永久性故障),并以闪光、翻牌或组合形式就地指示故障:当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指示器能检测到故障并以闪光、翻牌或组合形式就地指示故障:-具有远传功能的指示器能将故障告警信息上传至主站。

5.4.1.2 复位功能

指示器复位功能应满足以下要求:

-指示器能根据设定时间或线路恢复正常供电后5min内自动复位,电缆型指示器还可通过手动操作显示面板复位按钮对指示器进行复位:

自动复位时间可设置,设置范围0h~48h,最小设置步长为1min,复位时间误差不超过设定时间的士1%。

5.4.1.3 低电量报警功能

指示器低电量报警功能应满足以下要求:

-采集单元具备低电量报警功能:

汇集单元具备后备电源低电量报警功能;

--具有远传功能的指示器具备低电量信息上传功能。

5.4.1.4 防误动功能

指示器防误动功能应满足以下要求:

-线路负荷波动不误报警:

线路合闸涌流不误报警:

非故障线路重合闸涌流不误报警:

-人工切除负荷不误报警:

-空载合闸励磁涌流不误报警:

-临近干扰不误报警

5.4.1.5 重合闸识别功能

指示器重合闸识别功能应满足以下要求:

-指示器能识别重合闸最小时间为0.2s的瞬时性故障和永久性故障,并能正确动作;

-非故障分支上安装的指示器经受0.2s重合闸间隔停电后,检测到重合闸涌流不误动作。

5.4.1.6 带电装拆功能

架空型指示器应能带电装拆,装拆过程中应不误报警。

5.4.1.7 通信功能

指示器通信功能满足以下要求:

-采集单元和汇集单元之间应能以无线或光纤等通信方式进行数据通信,无线通信宜采用微功率方式,无线通信距离应不小于 50m;汇集单元应通过无线或光纤等以实时在线的通信模式与主站通信,在主电源供电丧失且备用电源供电不足时,可采用定时上线通信模式且线路故障时应及时上传信息:-时钟守时误差每天应不大于2s。

5.4.1.8 在线录波功能

具备录波功能的指示器(简称录波型指示器)在线录波功能应满足以下要求:-架空型指示器采集单元具有三相电流及电场强度的同步录波功能,并能上传至汇集单元合成

零序电流波形:

-通过电流突变、相电场强度突变自动启动、同组触发启动或遥控启动录波,录波启动值

电流或电场强度)可设;

录波范围启动前不少于4个周波、启动后不少于8个周波,每周波不少于80个采样点:-三相录波数据合成1个文件上传,录波文件采用符合Comtrade(1999)电力系统暂态数据交换通用格式,并采用文件传输方式进行传输:稳态录波误差符合表1的要求:

暂态录波最大峰值瞬时误差不超过土10%;

-三相录波同步误差不大于100 mS:

-故障发生时间和录波启动时间的时间偏差不大于20ms。

5.4.1.9 数据存储功能

远传型指示器数据存储功能应满足以下要求:

-汇集单元循环存储每组采集单元的电流、相电场强度定点数据,定点数据固定为1天96 个点;录波型指示器汇集单元能循环存储不少于64次故障事件记录和故障录波数据;能够远程查询、召测采集数据和录波数据。

5.4.1.10 维护功能

远传型指示器应具备远程配置和就地维护以下内容的功能:短路、接地故障的判断启动条件:

故障就地指示信号的复位时间、复位方式:

故障录波数据存储数量和汇集单元的通信参数:

--采集单元上传数据至汇集单元时间间隔和汇集单元上传数据至主站时间间隔;

--汇集单元、采集单元支持远程程序升级:

--具备日志记录功能。

5.4.2 遥测误差要求

远传型指示器遥测误差应满足以下要求:

-非录波型指示器负荷电流遥测误差符合表2的要求:录波型指示器负荷电流遥测误差符合表3的要求。

5.4.3 卡线结构握力要求

对于采集单元和悬挂安装的汇集单元,其卡线结构的握力应满足以下要求:-在垂直于压线弹簧所构成的平面方向,能够承受不小于采集单元整体自重8倍的向下拉力,

不发生位移:架空型指示器采集单元和悬挂安装的汇集单元安装到截面积为35mm2~240mm?的导线后能够承受沿导线方向不小于50N的横向水平拉力,不产生位移:-电缆型指示器采集单元安装到单芯电缆后,能够承受沿电缆方向不小于30N的横向拉力,不产潅唭辟➎噴峥晥帨仄限誅糍穴骀馱癮苷悖彪缙首凄锚汘虮桓遽

5.4.4 电源性能要求

5.4.4.1 供电方式

指示器供电方式满足如下要求:

架空远传型采集单元应采用TA取电并辅以超级电容作为主供电源,能量密度不低于锂电池的非充电电池作为后备电源。主供电源和后备电源相互独立,当主供电源不能维持全功能工作时,后备电源自动投入;当主供电源恢复时,自动切回主供电源供电。超级电容在充满电时应能够独立维持全功能工作不小于12h。线路负荷电流不小于10A时,TA取电60s内应能满足全功能工作要求。

架空型指示器的汇集单元可采用太阳能板或 TA 供电。采用太阳能板供电时,辅以可充电电池作为后备电源:采用TA供电时,辅以超级电容和非充电电池作为后备电源。-电缆型指示器的汇集单元可采用TV、TA或市电供电。采用TV或市电供电时,辅以超级电容作为后备电源:采用TA供电时,辅以超级电容和非充电电池作为后各电源。

5.4.4.2 供电电源

指示器的供电电源应满足以下要求:-汇集单元采用太阳能板供电时,太阳能板额定输出电压不低于 DC 15V,容量不低于 15 VA:电池额定电压为 DC12V,容量不低于7Ah,电池独立供电的情况下,能全功能工作不小于7d。-汇集单元采用 TA 供电时,电池额定电压不低于 DC 3.6 V,容量不低于 8.5 Ah。-汇集单元具备后备电源管理功能,当主供电源供电不足或消失时,电源模块能自动无缝切换到后备电源供电并给出告警信号。

5.4.5 功耗要求

指示器的功耗应满足以下要求:

-就地型指示器采集单元、显示面板静态功耗小于60μVA:

暂态录波型指示器采集单元静态功耗小于320VA:

其他远传型指示器采集单元静态功耗小于160VA:

汇集单元整机静态功耗(在线,不通信)不大于0.3VA。

5.5 环境适应性

5.5.1 温度、湿度适应性

指示器高温、低温、交变湿热试验后,应满足以下要求:

无锈蚀、裂纹、涂覆层剥落等损伤:

文字和标识清晰;

紧固部件无松动;

-塑料件无气泡、裂开、变形,灌注物无溢出:

故障检测和报警功能正常;

交变湿热试验完成后,架空型指示器电杆安装的汇集单元与电缆型指示器汇集单元电源回路与外壳及地之间绝缘电阻不小于1M。

5.5.2 防火性能

采集单元应能承受 GB/T S169.11规定的严酷等级为5级的着火危险试验。试验结束后样品没有燃烧或灼热样品在移开灼热丝之后 30s内熄灭。

5.5.3 机械性能

指示器应能承受 GB/T 11287规定的严酷等级为1级的振动响应和振动耐久试验。试验结束后,指示器不发生紧固件松动、机械损坏等现象,指示器的故障检测和报警功能应正常。

5.5.4 自由跌落

架空型指示器采集单元应能承受 GB/T2423.7规定的 1000 mm 高度的自由跌落试验,自由跌落之后,不应发生损坏和零部件受震动脱落现象,指示器的故障检测和报警功能应正常。

5.6电磁兼容性能

指示器的电磁兼容性能应满足表4要求。

5.7 外壳防护性能要求

指示器的外壳防护性能应满足以下要求:-采集单元外壳防护等级符合GBT4208中IP67的要求:-汇集单元外壳防护等级符合GB/T4208中IP65的要求。

6 试验方法

6.1 试验条件

除环境试验外,指示器的试验条件应满足以下要求:

--环境温度:15℃~25℃;

--环境湿度:≤80%;

-大气压力:86 kPa~106 kPa。

6.2 主要试验设备主要试验设备应满足表5要求

6.3 外观与结构检查

采用目测法检查外观与结构,并测量指示器质量和尺寸,结果应满足5.2的要求

6.4 电气安全试验

6.4.1 绝缘电阻试验

使用绝缘电阻表的 250V(额定绝缘电压U<60V时)或500V(额定绝缘电压 U>60V时)测试电压,测量汇集单元电源回路与外壳及地之间的绝缘电阻,结果应满足5.3.1的要求。

6.4.2 介电强度试验

在汇集单元电源回路与外壳及地之间,施加500V、1min 工频交流电压(额定绝缘电压 U≤60V时)或 2000 V、1min 工频交流电压(额定绝缘电压 U>60V时),结果应满足 5.3.2的要求。

6.5 性能试验

6.5.1 基本功能试验

6.5.1.1 相间短路故障检测和报警功能试验

6.5.1.1.1 在试验条件下,施加线路相间短路故障的模拟故障电流和电压,指示器应正确动作。6.5.1.1.2故障特征描述:正常负荷电流为,相间短路故障使得电流由突增A/跃变至,经过时间r断路器动作跳闸使得电流降为0A,相电压为线路正常运行情况下的电压,断路器动作后电压由U突降到0V。相间短路故障电流、电压变化过程如图2所示。

6.5.1.1.3 进行试验时,电流值、电压值和时间参数推荐采用数值如下:a)架空型指示器:

U=U、=10A、6=160A、At=0.3 s;U=U、=10A、=610A、At=40 ms;U=U、=450A、=700 A、At=0.3 s。

注:U为系统运行额定相电压。

b)电缆型指示器:

U=0V、=10A、6=160A、A=0.3 s:

U=0V、=10A、=610A、At=40 ms;

U=0V、L=450A、L=700 A、At=0.3 s。

c)试验时,3组数据中,每组重复试验10次,记录指示器动作情况,动作正确率应达到100%d)进行出厂试验时如有必要,电流值、电压值和时间参数可根据用户订货技术要求进行调整。

6.5.1.2 接地故障检测和报警功能试验

6.5.1.2.1 电缆型指示器

电缆型指示器试验方法如下:

a)在试验条件下,施加线路接地故障的模拟故障零序电流,指示器应正确动作。

b)故障特征描述:未发生故障时,零序电流为0A,接地故障发生使得零序电流从0A增跃变至,经过时间1,断路器动作跳闸使得电流降为0A(或故障电流持续)。线路接地故障零序电流变化过程如图3所示。

进行试验时,故障电流值和时间参数推荐采用如下数值:L1=0A,12=50A,A=0.5s。c)该试验项目重复10次,记录指示器动作情况,动作正确率应达到100%。d)e)进行出厂试验时如有必要,电流值和时间参数可根据用户订货技术要求进行调整。

6.5.1.2.2 外施信号型指示器

外施信号型指示器试验方法如下:

a)在试验条件下,施加线路接地故障时外施信号发生器产生的特征电流和电压,指示器应正确动作。b)故障特征描述:发生接地故障后,故障相电压由下降至,触发外施信号发生器产生特征波形,应包括4个特征波形,特征波形变化过程如图4所示。

c)进行试验时,特征波形电流值、电压值和时间参数推荐采用如下数值:架空型指示器:U=U、U=0.6U,=10A、A=6一L=10A,At=120ms、A=680ms、A=880ms;U=U、U=0.6U,=500A、A=-L=10A,A=120ms、t=680 ms、A=880 ms.

电缆型指示器:U=U=0V,L=10A、A/=6-=10A,A=120ms、A=680ms、A6=880ms;U=U=0V,=500A、=-=10A,At=120ms、t=680 ms、At=880 ms。

d)以上2组数据,每组重复试验10次,记录指示器动作情况,动作正确率应达到100%。e)进行出厂试验时,如有必要,特征波形电流值、电压值和时间参数可根据用户订货技术要求进行调整。

6.5.1.2.3 暂态特征型指示器

暂态特征型指示器试验方法如下:

a)将指示器接入接地故障模拟回路中,在回路中施加接地故障模拟电流和电压的暂态波形,指示器应正确动作。

故障电流和电压推荐采用如下数值:负荷电流有效值30A,功率因数为0.9,暂态频率500Hz,b)接地故障发生在电压相位角90°时刻,电压下降比例30%,电流暂态特征有效值20A。

接地故障发生前线路运行时间不少于15s,接地故障发生后线路4s内不停电,波形参见附录 B。c)该试验项目重复10次,记录指示器动作情况,动作正确率应达到100%。d)e)进行出厂试验时,如有必要,故障电流和电压参数可根据用户订货技术要求进行调整。

6.5.1.2.4 暂态录波型指示器

将指示器接入接地故障模拟回路中,在回路中施加接地故障模拟电流,指示器应正确动作,并启动录波。每组数据测试10次,记录指示器动作情况,接地故障识别正确率应满足表6要求。

6.5.1.3 复位功能试验

指示器复位功能试验按以下方法进行:

-将指示器接入故障模拟回路,模拟线路永久性故障后恢复供电,指示器应能在恢复供电后自动复位,重复试验3次,结果应满足5.4.1.2的要求,指示器动作准确率应为100%:将指示器接入故障模拟回路,模拟线路瞬时性故障或接地故障,指示器应按照设定的复位时间进行复位,试验1次,结果应满足5.4.1.2的要求:将电缆型指示器接入故障模拟回路,手动操作指示器复位按钮,重复试验3次,结果应满足 5.4.1.2的要求,指示器动作准确率应为100%。

6.5.1.4低电量报警功能试验

手动设定指示器低电量报警的电压阈值,当电池电压低于设定值时,指示器应报警,结果应满足5.4.1.3 的要求。

6.5.1.5 防误动功能试验

6.5.1.5.1 线路负荷波动防误报警试验

线路负荷波动防误报警试验方法如下:

a)在试验条件下,施加线路负荷波动的模拟电流和电压,指示器应不误报警。b)特征描述:线路负荷电流上持续山后突增到,持续A1后恢复为,相电压保持不变,电流、电压变化过程如图5所示。

c)进行试验时,电流值、电压值和时间参数推荐采用如下数值:

-架空型故障指示器:U=U、=10A、6=610A、4=15s、A1=0.2s。

电缆型故障指示器:U=0V、=10A、L=610A、=15s、At=0.2s。该试验项目重复10次,记录指示器动作情况,指示器应不误报警,动作准确率应达到G)100%。

进行出厂试验时,如有必要,电流值、电压值和时间参数可根据用户订货技术要求进行调整。

6.5.1.5.2 线路合闸涌流防误报警试验

线路合闸涌流防误报警试验方法如下:

a)在试验条件下,施加线路合闸涌流的模拟电流和电压,指示器应不误报警。b)特征描述:线路突然合闸后,负荷电流从0A然增加至,经过后电流恢复为,相电压由0V突然增至U,电流、电压变化过程如图6所示。

c)进行试验时,电流值、电压值和时间参数推荐采用如下数值:--架空型故障指示器:U=U、=610A、L=10A、h=15s、A1=0.2s。--电缆型故障指示器:U=0V、=610A、L=10A、=15 s、A=0.2s。d)该试验项目重复10次,记录指示器动作情况,指示器应不误报警,动作准确率达到100%。进行出厂试验时如有必要,电流值、电压值和时间参数可根据用户订货技术要求进行调整e)

6.5.1.5.3 非故障线路重合闸涌流防误报警试验

非故障线路重合闸涌流防误报警试验方法如下:

a)在试验条件下,施加非故障线路相重合闸涌流的模拟电流和电压,指示器应不误报警。b)特征描述:电流从保持,降为0A并持续0.2s,然后增加至,经过后电流下降为0A:相电压从保持,降为0V并持续0.2s,然后增加至,经过后下降为0V。电流、电压变化过程如图7所示。

进行试验时,电流值、电压值和时间参数推荐采用如下数值:U=U、=10A、L=610A、C)t=15 s、At=0.5 s。

该试验项目重复 10次,记录指示器动作情况,指示器应不误报警,动作准确率应达到100%。d)进行出厂试验时,如有必要,电流值、电压值和时间参数可根据用户订货技术要求进行调整。e)

6.5.1.5.4 人工切除负荷防误报警试验

人工切除负荷防误报警试验方法如下:

a)在试验条件下,施加线路人工切除负荷的模拟电流和电压,指示器应不误报警。

特征描述:线路负荷电流持续,突增为后持续,然后下降为0A,相电持续后P )降为0V。电流、电压变化过程如图8所示。

进行试验时,电流值、电压值和时间参数推荐采用如下数值:C)-架空型故障指示器:U=U、1=10A、L=610A、A1=3S。-电缆型故障指示器:U=0V、=10A、L=610A、Δt=3S

该试验项目重复 10次,记录指示器动作情况,指示器应不误报警,动作准确率应达到100%。

进行出厂试验时如有必要,电流值、电压值和时间参数可根据用户订货技术要求进行调整。

6.5.1.5.5 空载合闸励磁涌流防误报警试验

空载合闸励磁涌流防误报警试验方法如下:

a)在试验条件下,施加线路空载合闸情况下的励磁涌流的模拟电流和电压,指示器应不误报警。特征描述:线路电流从0A突增为后持续,然后下降为0A,相电压在时由0V突增至b)U并保持不变,电流、电压变化过程如图9所示。

c)进行试验时,电流值、电压值和时间参数推荐采用如下数值:-架空型故障指示器:U=U、=600A、A=0.2s、t=15 s。

-电缆型故障指示器:U=0V、L=600A、A1=0.2s、4=15s。

该试验项目重复 10次,记录指示器动作情况,指示器应不误报警,动作准确率应达到100%。d)进行出厂试验时如有必要,电流值、电压值和时间参数可根据用户订货技术要求进行调整。e)

6.5.1.5.6 临近干扰防误报警试验

临近干扰防误报警试验方法如下:

在试验条件下,施加临近干扰的模拟电流,指示器应不误报警。a)特征描述:在距离测试线路300mm的回路施加干扰电流,干扰电流特征波形如图10所示。

进行试验时,电流值和时间参数推荐采用如下数值:-临近负载线路参考数值:1=20A、L=1000A、h=15s、At=1s;--临近空载线路参考数值:1=0A、L=1000A、=15s、At=1s。以上2组数据每组重复试验重复10次,记录指示器动作情况,指示器应不误报警,动作准确d)率应达到 100%。

e)进行出厂试验时,如有必要,电流值和时间参数可根据用户订货技术要求进行调整。

6.5.1.6 重合闸识别功能试验

重合闸识别功能试验方法如下:

9)在试验条件下,施加线路重合闸的模拟电流和电压,指示器应正确动作。特征描述:线路电流持续至,突增为后持续0.1s,然后下降为0A,0.2s后电流突增为L,0.1s后又降为0A或又降为;相电压持续至后突降至0V,0.2s后电压突增至U,0.1s后又降为0V或者保持为。电流、电压变化过程如图11所示。

c)进行试验时,图11a)和图11b)中电流值、电压值和时间参数分别推荐采用如下数值:U=U、=20A、L=200A、ú=15s、=15.1 s、=15.3 s、t=15.4 s。d)该试验项目重复10次,记录指示器动作情况,指示器应能识别该故障为永久性故障或者瞬时性故障,动作准确率应达到100%。

e)进行出厂试验时,如有必要,电流值、电压值和时间参数可根据用户订货技术要求进行调整。6.5.1.7 带电装拆功能试验

模拟与实际负荷相符的试验环境,架空型指示器采集单元按照设备正常安装方式,采用安装工具安装至模拟系统或从模拟系统拆除,带电

装拆10次,结果应满足5.4.1.6的要求。

6.5.1.8 通信功能试验

指示器通信功能试验方法如下:

-模拟与实际负荷、短路故障和单相接地故障相符的试验环境,将指示器接入模拟试验系统中,模拟系统主站软件通过无线或光纤方式访问指示器信息地址与被测指示器进行连接,检测通信方式,应满足5.4.1.7的要求。断开汇集单元的主供电源后备电源后,检测汇集单元的通信模式,结果应满足 5.4.1.7的要求。将汇集单元和后台系统进行连接,后台系统定期与标准时钟源进行对时,保证后台系统时钟的准确,汇集单元通信守时误差试验示意如图12所示。试验开始时,后台系统通过校时命令,对汇集单元进行对时后,通过一个事件(主备电源低压告警或者开关量输入)触发,汇集单元产生一条带时标的事件记录,并通过串口主动上报到后台系统,后台系统收到事件的时间为 如。记录白和,计算获得 Aú(Ah=4一ú)。约 72h后,通过同一个事件触发,汇集单元产生一条带时标6的事件记录,并通过串口主动上报到后台系统,后台系统收到事件的时间为 2。记录和2,计算获得(A2=462一t),计算指示器通信功能的守时误差(A4-At)差值,试验结果应满足 5.4.1.7的要求。

6.5.1.9 在线录波功能试验

指示器在线录波功能试验按照以下方法进行:-模拟与短路故障和单相接地故障相符的试验环境,将指示器接入模拟试验系统中,指示器应能自动检测到短路故障、接地故障信息并启动录波。相间短路故障波形及测试次数按照6.5.1.1 的要求执行,接地故障波形及测试次数按照6.5.1.2.4的要求执行,结果应满足 5.4.1.8的要求。

-将指示器接入模拟测试系统,通过模拟主站实现人工启动录波及检测数据召测,重复10次,启动录波正确率应为100%,结果应满足5.4.1.8的要求。-模拟与实际相符的试验环境,将指示器接入模拟试验系统中,模拟回路输入10组不同负荷电流值,分别为10A、70A、150A、200A、250A、320A、400A、480A、520A、600A,记录指示器采集数据,结果应满足 5.4.1.8的要求。

6.5.1.10 数据存储功能试验

指示器的数据存储功能试验按以下方法进行:-模拟与实际负荷、短路故障和单相接地故障相符的试验环境,将采集单元接入模拟试验系统

中,检测汇集单元存储数据,结果应满足5.4.1.9的要求;

-通过模拟试验系统主站软件对采集数据和录波数据进行查询、召测,结果应满足5.4.19的要求

6.5.1.11 维护功能试验

模拟与实际负荷、短路故障和单相接地故障相符的试验环境,将采集单元接入模拟试验系统中,通过模拟主站依次对指示器进行配置,试验过程中应能正确配置,并能查询到指示器远程配置过程和就地维护过程事件日志,结果应满足5.4.1.10的要求

6.5.2 遥测误差试验

模拟与实际相符的试验环境,将指示器接入模拟试验系统中,指示器应能检测到三相定点数据,模拟回路分别输入10组不同负荷电流值,分别为10A、70A、150A、200A、250A、320A、400A、

19

DL/T1157-2019

480A、520A、600A,记录指示器采集数据,结果应满足5.4.2的要求。

6.5.3 卡线结构握力试验

架空型指示器采集单元和悬挂安装的汇集单元的卡线结构握力试验按照以下方法进行:-采集单元安装完毕后,垂直于压线弹簧所构成的平面方向,施加方向向下、大小相当于采集单元自重8倍的拉力,结果应满足5.4.3的要求:

-采集单元和汇集单元在截面积 35mm?~240mm?的导线上安装完毕后,沿导线方向施加50N的横向水平拉力,结果应满足543的要求

-电缆型指示器采集单元安装到单芯电缆后,沿电缆方向施加30N的横向拉力,结果应满足5.4.3 的要求。

6.5.4电源性能试验

指示器的电源性能试验按以下方法进行:架空远传型指示器采集单元断开超级电容或将超级电容电量放到最低后,检测后备电源投入情况,结果应满足 5.4.4.1的要求:远传型指示器采集单元断开超级电容及电池或将超级电容、电池电量放到最低后,安装于电流为 10A 的模拟线路上,60s后取下,并根据指示器类型按照6.5.11和65.12规定的内容进行试验,选取1组数据,进行相间短路故障和接地故障检测功能试验各1次,指示器应正确动作:-测量采用 TA 取电的汇集单元电池电压和容量,结果应满足 5.4.4.2的要求:-测量采用太阳能板供电的汇集单元的太阳能板额定输出电压、电池电压和容量,结果应满足5.4.4.2 的要求。

6.5.5 功耗试验

指示器的功耗试验按以下方法进行:

-测量采集单元静态功耗,结果应满足5.4.5的要求:-测量汇集单元整机静态功耗(在线,不通信),结果应满足5.4.5的要求。

6.6环境适应性试验

按照 GBT 2423.1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方法为Ab,严酷等级为温度-40℃,持续时间2h。温度稳定后5min 内将指示器安装至测试回路,并根据指示器类型按照 6.5.1.1和 6.5.1.2 规定的内容进行试验,选取1组数据,每项试验进行3次,动作正确率应达到100%。进行外观与结构检查,结果应满足5.5.1的要求。

6.6.2 高温性能试验

按照 GBT 2423.2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方法为Bb,严酷等级为温度+70℃,持续时间2h。温度稳定后5min 内将指示器安装至测试回路,并根据指示器类型按照 6.5.1.1和 6.5.1.2 规定的内容进行试验,选取1组数据,每项试验重复3次,动作正确率应达到100%。进行外观与结构检查,结果应满足5.5.1的要求。

6.6.3交变湿热试验

按照 GB/T 2423.4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循环为方法1,严酷等级为温度+55℃℃,循环2次。试验

后进行绝缘电阻测试及外观与结构检查,结果应满足5.5.1的要求。待指示器恢复至常温状态下,根据指示器类型按照6.5.1.1和6.5.1.2规定的内容进行试验,选取1组数据,每项试验重复3次,动作正确率应达到 100%。

6.6.4 防火性能试验

采集单元按照 GB/T 5169.11 规定方法进行试验,结果应满足5.5.2要求。

6.6.5 机械性能试验

指示器按照 GB/T 11287 规定的方法进行振动响应和振动耐久试验,严酷等级为1级,结果应满足5.5.3的要求。根据指示器类型按照 6.5.1.1和6.5.1.2规定的内容进行试验,选取1组数据,每项试验重复3次,动作正确率应为100%。

6.6.6 自由跌落试验

架空型指示器采集单元按照 GB/T2423.7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试验后进行外观与结构检查,结果满足 5.5.4 要求。根据指示器的类型按照6.5.11和6.5.1.2规定的内容进行试验,选取1组数据,每项试验重复3次,动作正确率应达到100%。

6.7 电磁兼容试验

6.7.1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按照 GBT 17626.2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严酷等级为4级,试验对象为外壳,结果应满足5.6的要求

6.7.2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按照 GB/T 17626.3 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严酷等级为3级,试验对象为外壳,结果应满足5.6的要求。

6.7.3 电快速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按照 GBT 17626.4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严酷等级为4级,试验对象为指示器的交流负荷电流输入及汇集单元的交流电源端口,结果应满足 5.6的要求。

6.7.4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按照 GB/T 17626.5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严酷等级为4级,试验对象为指示器的交流负荷电流输入及汇集单元的交流电源端口,结果应满足5.6的要求。

6.7.5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按照 GBT 17626.8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严酷等级为5级,试验对象为外壳,结果应满足5.6的要求。

6.7.6 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

按照 GB/T 17626.9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严酷等级为5级,试验对象为外壳,结果应满足5.6的要求。

6.7.7 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

按照 GB/T 17626.10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严酷等级为5级,试验对象为外壳,结果应满足5.6的要求。

6.8 外壳防护性能试验

6.8.1 防尘试验

按照 GBT 4208 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结果应满足 5.7的要求。按照 6.5.1.1和 6.5.1.2 规定的内容进行试验,选取1组数据,每项试验重复3次,动作正确率应达到100%。

6.8.2 防水试验

按照 GB/T 4208 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结果应满足 5.7的要求,按照6.5.1.1和6.5.1.2规定的内容进行试验,选取1组数据,每项试验重复3次,动作正确率应达到100%。

7 检验规则

7.1 一般要求

指示器的检验分为型式试验和出厂试验,型式试验项目和出厂试验项目见表7。

型式试验7.2

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指示器应进行型式试验:

a)新产品鉴定投产前:

b)在生产中,当设计、材料、工艺或结构等改变,且其改变可能影响产品的性能时,亦应进行型

式试验,此时的型式试验可只进行与各项改变有关的试验项目:

c)国家质量监督机构要求进行质量一致性检验时。

7.3 出厂试验

由制造厂对生产的每一台产品进行出厂检验。

8 标识和随行文件

8.1 标识

8.1.1 故障指示器应设置永久性设备铭牌,铭牌字迹应清楚,标识应包括以下信息:

a)产品名称:

b)产品型号:

c)出厂编号;

d)出厂日期;

e)制造厂名称及商标;

f)二维码信息。

8.1.2采集单元应具有圆形相序颜色标识,安装对线路流方向有要求的采集单元应在外壳以“一”标识方向。8.1.3 指示器显示单元除满足8.1.1要求外,还应包括以下内容:a)各种指示灯名称:b)各种按钮名称。8.2 随行文件随同指示器供货应具有以下文件:a)包装清单;

b)出厂检测报告;

c)产品出厂合格证明书:

d)安装使用说明书;e)设备参数配置表;f)有关的图纸资料(组装图)等。

9 包装、运输和贮存

9.1包装

指示器的外包装应坚实、牢靠,并应符合有关包装标准要求,标识应清晰整齐,并保证不因运输或贮运时间长而模糊不清。其标识应包括下列内容:

a)产品型号、名称:

b)制造厂名称:

c)产品数量;

包装箱的“长x宽x高”尺寸及毛重:d)

“电器”“小心轻放”“防潮”“向上”“由此吊起”等字样或标识。

9.2 运输

产品应适于陆运、空运、水运(海运),运输装卸按包装箱上的标识进行操作,运输过程中不应受剧烈冲撞、雨淋。

9.3 贮存

指示器贮存环境应符合下列要求:

a)温度不低于-20℃,不高于十55℃,相对湿度不高于80%的仓库:

b)无腐蚀金属和破坏绝缘的气体,无严重的霉菌存在,不得存在含有酸、碱、盐及具有腐蚀性及爆炸性的介质:

不受雨、雪等侵害。

A.1 指示器按原理分类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故障指示器分类

根据故障指示器的安装位置、通信方式和接地故障检测方法的差异,故障指示器主要有以下分类:a) 按照安装位置分类:

1)架空型:应用在架空线路上,采集单元一般为集传感器、信号传输和就地指示部分为一体

的全密闭结构。2)电缆型:应用在电缆线路上,采集单元一般为集传感器、信号传输为一体的全密闭结构,具有独立显示单元。b)按通信方式分类:

1)就地型:就地型故障指示器由采集单元组成,不含汇集单元,不具备通信功能。2)远传型:远传型故障指示器由采集单元和汇集单元组成,能够实现采集单元与汇集单元之间、汇集单元与主站的通信。

c)按接地故障检测方法分类:1)外施信号型:通过与安装在变电站或线路上的投切电阻(150Q~200Q)配合,检测在线路上的外施故障特征信号。

2)暂态特征型:检测线路故障发生瞬间暂态电流和电压的变化特征,就地完成故障判断3)暂态录波型:检测线路暂态电流和电压的变化特征并录波,向主站(监控中心)上送。

4)稳态特征型:通过检测线路的零序电流,就地完成故障判。

A.2 指示器产品分类

指示器产品分类见表 A.1。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适用于暂态特征型指示器接地故障检测典型波形图

B.1 故障电流和电乐推荐采用如下数值:负荷电流有效值30A,功率因数0.9,暂态频率500Hz,按地故障发生在电压相位角90时刻,电压下降比例30%,电流暂态特征有效值20A。接地故障发生前线路运行时间不少于15s,接地故障发生后线路4s内不停电。B.2 适用于暂态特征型指示器接地故障检测典型波形如图 B.1~图 B.4所示。



参考文献

标准规程

设计手册

作业指导书

经典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