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 电路电工 电力系统 高电压技术 安全事故 电子技术 计算机 网络通信 机械传动 油务化验 企业管理 素质教育 技能大赛 | ||||||||||||
电气设备 电机 变压器 开关电器 互感器 电容器 避雷器接地 母线绝缘子金具 二次设备 低压电器 仪器仪表 工器具 材料耗材 | ||||||||||||
电力场景 传统发电 风电场 光伏电站 储能电站 变电站 换流站 直流 架空线路 电缆线路 配电网 电力用户负荷 电力系统自动化 | ||||||||||||
电力岗位 设备制造 招标采购监造 勘测设计 安装 调试 验收运维检修 状态监测 状态评价 认证认可 质检监理 信用 电力营销 节能环保 带电作业 概预决算 | ||||||||||||
核心模块 术语 标准 定律公式 教育培训 人才测评 人才招聘交流 技术服务 电力科普 图片视频 3D交互游戏 教学模型 电力情景剧 新闻新技术 |
并联电容器运行维护规定
1. 总则:
1.1 本标准适用于变电所10kV、35kV并联电容器的运行、维护与管理.
1。2本规定选自《安徽电网高压并联电容器组运行维护管理条例》
1.3 调度、变电值班员,有关生产、技术领导和专职技术人员要熟知本规定。
2 .电容器组的运行
2.1是容器的投运与切除,应根据调度命令或有关规定进行。
2。2电容器的自动投功装置的自动投切方式及定值,按调度命令整定。
2。3 电容器最高运行电压不得超过其额定电压的1.1倍.
2.4 电容器最大运行电流不应超过其额定电流1.3倍。
1/18
2。5 电容器组的三相电流之差不超过5%,过时应查明原因 ,并采取相应措施。
|
2。6 高温季节 ,应注意电容器室的通风 ,避免
电力电容器运行
电容器在高压 (高于额定值)和高气温同时出现时运行.
2。7 电容器的运行电压或电流用油箱表面温度超过其规定值时应及时汇报调度 ,采取措施或退出运行。
2。8 新安装的电容器组或长期停用又重新启用的电容器组除交接试验或检测必须合格外,在正式投运关,应进行冲击合闸三次 ,每次间隔时间不少于5分钟。
2。9 电容器组切除后再次合闸,其间隔时间一般不少于5分钟,对于装有并联电阻的开关一般每次操作间隔不得少于15分钟。
2。10 电容器投入运行后要监视电压和电流值,并作好记录。
2.11 当电容器组在运行中个别熔丝熔断,但开关尚未跳闸,仍可继续运行,待停电后一并进行处理。
2/18
2。12 接有电容器组母线失压时,其电容器开关应收起 ^复送电时,应先合出线开并 ,待负荷恢复后再合电容器组开关。
3 .电容器组的检查维护。 Δ
3。1 对电容器组附属设备必须按照电气预防注试验待规程要求进行试验.
电力电容器运行
3.2 对电容器组的巡视,每天不得少于三次。巡视中应注意电容器有无鼓肚及渗漏油,贴于电容器上的示温蜡片不应熔化 ,套管有无闪络痕迹及放电现象,接头部位应无发热迹象 ,放电、通风装置是否正常工作,并做好巡视记录.
3.3在电容器装置上进行维护工作,除按照《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规定安全措施外,还应对电容器每台进行放电.
3.4 电容器组成应定期停电维修,室内安装的电容器组,每年至少一次,半露天、户外式的电容器组每半年至少一次 ,配电线路上安装的电容器可与线路停电维修一并进行,其维修内容如下 :
3。4.1 清扫套管理外壳及构架 (必要时进行涂漆Δ防腐),检查电容器有鼓肚和渗漏油,并进行处理。
|
3.4。2 对单台熔丝熔断的电容器 ,应进行外观检查 ,如外观无故障,再进行试验检测。
3.4。3 逐台检查熔丝的完好性和电气连接部位接收起 ^ 良好.
3。4.4 对连接端头部位进行认真的检查,如有松动适当坚固.
3。4。5 按照运行记录中记载的缺陷逐一消缺。
电力电容器运行
3。5 定期对自动投切装置进行检验 ,并判别其工作性能是否良好。
3.6 电容器装置的现场通道应畅通,不得堆放任何杂物。
3。7 定期检查电容器室电缆的进口、通风口处,通风处,防止动物侵入的设施是否完整有效 .
4 .异常运行及事故处理
4。1 电容器组工作电流超1。3倍额定电流时除按2.10条处理外,有关部门应分析原因关及时解决。
4/18
4。2 当母线电压超过限额 ,且本所无其它调压手段时,可切除部分或全部电容器,或要求调度部门进行系统电压的调整。
4。3 当电容器环境温度接近或达到上限时 ,应采取通风降温措施 ,但若环境温度仍略超出上限 ,而电容器组的运行电压电流不高于额定值,则允许连续运行.
4 当运行电容器组中多根熔丝熔断或“群M或单台熔丝重复熔断,应及时查明原因,并用备品更换,确保故障问题已妥善处理后,方可将电容器组成投运。
4.5 在巡视检查电容器组时,如发现下列情况之一,应即将电容器退出运行。
电力电容器运行
4。5。1 外壳明显鼓肚和漏油。
4。5。2 电容光焕发器套管,支持绝缘子闪络放电或投坏。
4。5。3 箱上的示温蜡片熔化 (要分清蜡片熔化和贴片用“胶”不耐温度).
5/18Δ
4.5.4 电容器装置中有不正常的响声或火花。
4。5.5 电容器端头接线处有烧灼过热现象。在未查明原因和进行妥善处理之前不得重新投运。
4。6 当运行中的电容器级开关跳闸,不允许自行试送。如检查未发现异常现象,经调度同意后,可将电容器试送一次.
4。7 如电容器发生爆炸 (或起火 )应立即断开电源,关按电气消防的有关规定进行灭火工作,同时应即向上级领导汇报 ,并保护好事故现场 .
4。8 因故障退出运行的电容器组,必须在二周一、“”故障,恢复投入运行。
5。 技术管理
5.1 用电营销部及输变电公司应建立每组电容器装置完整的技术管理档案,其内容应含下列资料:
5.1.1该电容器组的竣工图纸。
电力电容器运行
5.1.2 交接验收试验报告及附属设备(如开关、PT、CT、放电装置、避雷器、继电保护等)的原始记录及保护整定值。
6/18
5.2 变电所应有完整的运行记录,其记载应含下列内容。
5。2.1 电容器组的投切和运行方式变更的日期及时间,投切关后的母线电压,本电压级的力率和电容器组无功电量。
5。2.2 电容器组日累计运行小时数。
5.2。3 定期或不定期维修的内容和日期。
5。2。4 电容器的异常运行故障情况及其处理。
5.2.5 装置缺陷情况。
上述内容报用电营销部.
5。3因设备原因造成整组电容器退出运行,除应向本单位主管部门汇报外,应及时进行调查,写出技术分析报告.
收起 ^。4因特殊原因需批量报废电容器,应提出书面报告。并附技术鉴定书 ,经市公司输变电部批准后 ,方可办理报废手续.
5.5对新安装投入运行的电容器组,要求每季度填
7/10
电力电容器运行
报“并联电容器季度运行情况统计汇总表”,连续报四个季度(见附表一 )
5.6对每一电容器组,年未应填报“关联电容器运行年损坏率统计表”,报市公司.(见附表二)
5.7每季度应向市公司报送“电容器组季 (年 )运行报表” (见附表三).
5.9 对电容器组的运行进行分层考核,根据运行情况和效益与经济利益挂钩。
5.10 用电营销部应向市公司上报电容器运行台账各一份
电力电容器的维护与运行管理2007年10月02日星期二 16 :48电力电容器的维护与运行管理电力电容器的维护与运行管理
摘要:电力电容器的维护与运行管理.1 电力电容器的保护;2 电力电容器的接通和断开;3 电力电容器的放电;4 运行中的电容器的维护和保养;5 电力电容器组倒闸操作时必须注意的事项;6 电容器在运行中的故障处理;7 处理故障电容器应注意的安全事项;8 电力电容器的修理。
8/18
电力电容器维护
电力电容器是一种静止的无功补偿设备。它的主要作用是向电力系统提供无功功率,提高功率因数。
电力电容器运行
采用就地无功补偿,可以减少输电线路输送电流,起到减少线路能量损耗和压降,改善电能质量和提高设备利用率的重要作用。现将电力电容器的维护和运行管理中一些问题,作一简介,供参考。
1 电力电容器的保护
(1)电容器组应采用适当保护措施,如采用平衡或差动继电保护或采用瞬时作用过电流继电保护,对于3。15kV及以上的电容器,必须在每个电容器上装置单独的熔断器 ,熔断器的额定电流应按熔丝的特性和接通时的涌流来选定 ,一般为1。5倍电容器的额定电流为宜 ,以防止电容器油箱爆炸.
(2 )除上述指出的保护形式外 ,在必要时还可以作下面的几种保护:
①如果电压升高是经常及长时间的,需采取措施使电压升高不超过1.1倍额定电压。
②用合适的电流自动开关进行保护,使电流升高
9/18
不超过1。3倍额定电流。 小
︿如果电容器同架空线联接时,可用合适的避雷器来进行大气过电压保护.
④在高压网络中 ,短路电流超过20A时,并且短路电流的保护装置或熔丝不能可靠地保护对地短路时 ,则应采用单相短路保护装置。
电力电容器运行
(3)正确选择电容器组的保护方式,是确保电容器安全可靠运行的关键,但无论采用哪种保护方式,均应符合以下几项要求:
①保护装置应有足够的灵敏度,不论电容器组中单台电容器内部发生故障,还是部分元件损坏,保护装置都能可靠地动作.
②能够有选择地切除故障电容器 ,或在电容器组电源全部断开后,便于检查出已损坏的电容器。
③在电容器停送电过程中及电力系统发生接地或其它故障时 ,保护装置不能有误动作 .
④保护装置应便于进行安装、调整、试验和运行维护。
10/18
⑤消耗电量要少,运行费用要低。
(4)电容器不允许装设自动重合闸装置,相反应装设无压释放自动跳闸装置.主要是因电容器放电需要一定时间,当电容器组的开关跳闸后 ,如果马上重合甸 电容器是来不及放电的,在电容器中就可能残存收起 へ 合闸电压极性相反的电荷 ,这将使合闸瞬间产生很大的冲击电流,从而造成电容器外壳膨胀、喷油甚至爆炸。
2 电力电容器的接通和断开
(1 )电力电容器组在接通前应用兆欧表检查放
电力电容器运行
电网络。
(2)接通和断开电容器组时 ,必须考虑以下几点:
①当汇流排(母线)上的电压超过1。1倍额定电压最大允许值时 ,禁止将电容器组接入电网。
②在电容器组自电网断开后1min内不得重新接入 ,但自动重复接入情况除外。
③在接通和断开电容器组时,要选用不能产生危险过电压的断路器 ,并且断路器的额定电流不应低于
11/18
小
1。3倍电容器组的额定电流。
3 电力电容器的放电
(1 )电容器每次从电网中断开后,应该自动进行放电.其端电压迅速降低 ,不论电容器额定电压是多少,在电容器从电网上断开30s后 ,其端电压应不超过65V。
(2)为了保护电容器组,自动放电装置应装在电容哭断路器的负荷侧,并经常与电容器直接并联(中间不收起 ^新路器、隔离开关和熔断器等)。具有非专用放电装置的电容器组,例如:对于高压电容器用的电压互感器 ,对于低压电容器用的白炽灯泡,以及与电动机直接联接的电容器组,可以不另装放电装置。使用灯泡时,为了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 ,应适当地增加灯泡串联数。
电力电容器运行
(3)在接触目电网断开的电容器的导电部分前,即使电容器已经自动放电,还必须用绝缘的接地金属杆,短接电容器的出线端,进行单独放电。
4 运行中的电容器的维护和保养
(1)电容器应有值班人员,应做好设备运行情况记12/18录.
(2)对运行的电容器组的外观巡视检查,应按规程规定每天都要进行,如发现箱壳膨胀应停止使用,以免发生故障。
(3 )检查电容器组每相负荷可用安培表进行。
(4)电容器组投入时环境温度不能低于 运行时环境温度1小时,平均不超过-
2小时平均不得超过
,及一年平均不得超过
,如超过时,应采用人工冷却 (安装风扇)或将电容器组与电网断开。
(5)安装地点的温度检查和电容器外壳上最热点温度的检查可以通过水银温度计等进行,并且做好温(特别是夏季)。
(6 )电容器的工作电压和电流 ,在使用时不得超过1。1倍额定电压和1。3倍额定电流。
(7)接上电容器后,将引起电网电压升高 ,特别是负荷较轻时 ,在此种情况下,应将部分电容器或全部
电力电容器运行
电容器从电网中断开.
13/18
(8)电容器套管和支持绝缘子表面应清洁、无破损、无放电痕迹 ,电容器外壳应清洁、不变形、无渗油,电容器和铁架子上面不应积满灰尘和其他脏东西。
(9)必须仔细地注意接有电容器组的电气线路上所有接触处(通电汇流排、接地线、断路器、熔断器、开关等)的可靠性。因为在线路上一个接触处出了故障,甚至螺母旋得不紧,都可能使电容器早期损坏和使整个设备发生事故。
(10 )如果电容器在运行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耐压试验,则应按规定值进行试验。
(11 )对电容器电容和熔丝的检查,每个月不得少于一次。在一年内要测电容器的tg2~3次,目的是检查电容器的可靠情况,每次测量都应在额定电压下或近于额定值的条件下进行。
(12)由于继电器动作而使电容器组的断路器跳亚 此时在未找出跳开的原因之前,不得重新合上 .
(13 )在运行或运输过程中如发现电容器外壳漏油,可以用锡铅焊料钎焊的方法修理。
5 电力电容器组倒闸操作时必须注意的事项
14/18
电力电容器运行
(1 )在正常情况下 ,全所停电操作时 ,应先断开电容器组断路器后,再拉开各路出线断路器。恢复送电时应与此顺序相反。
(2 )事故情况下 ,全所无电后,必须将电容器组的断路器断开。
(3 )电容器组断路器跳闸后不准强送电。保护熔丝熔断后,未经查明原因之前,不准更换熔丝送电 .
(4)电容器组禁止带电荷合闸。电容器组再次合闸时,必须在断路器断开3min之后才可进行。
6 电容器在运行中
的故障处理
(1 )当电容器喷油、爆炸着火时 ,应立即断开电源,并用砂子或干式灭火器灭火。此类事故多是由于系统内、外过电压,电容器内部严重故障所引起的。为了防止此类事故发生,要求单台熔断器熔丝规格必须匹配,熔断器熔丝熔断后要认真查找原因,电容器组不得使用重合闸,跳闸后不得强送电 ,以免造成更大损坏的事故。
15/18
(2)电容器的断路器跳闸,而分路熔断器熔丝未熔断。应对电容器放电3min后,再检查断路器、电流互感器、电力电缆及电容器外部等情况。若未发现异常,则可能是由于外部故障或母线电压波动所致,并经检
电力电容器运行
查正常后 ,可以试投,否则应进一步对保护做全面的通电试验。通过以上的检查、试验,若仍找不出原因,则应拆开电容器组,并逐台进行检查试验.但在未查明原因之前 ,不得试投运。
(3 )当电容器的熔断器熔丝熔断时,应向值班调度员汇报,待取得同意后,再断开电容器的断路器。在切断电源并对电容器放电后 ,先进行外部检查 ,如套管的外部有无闪络痕迹、外壳是否变形、漏油及接地装置有无短路等,然后用绝缘摇表摇测极间及极对地的绝缘电阻值。如未发现故障迹象 ,可换好熔断器熔丝后继续投入运行.如经送电后熔断器的熔丝仍熔断,则应退出故障电容器,并恢复对其余部分的送电运行。
7 处理故障电容器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处理故障电容器应在断开电容器的断路器,拉开断路器两则的隔离开关 ,并对电容器组经放电电阻放电后进行。电容器组经放电电阻 (放电变压器或放电
16/18
N
电压互感器)放电以后,由于部分残存电荷一时放不尽 仍应进行一次人工放电。放电时先将接地线接地收起 ^,再用接地棒多次对电容器放电,直至无放电火花及放电声为止,然后将接地端固定好。由于故障电容器可能发生引线接触不良、内部断线或熔丝熔断等,因此有部分电荷可能未放尽,所以检修人员在接触故障电容器之前,还应戴上绝缘手套,先用短路线将故障电容器两极短接,然后方动手拆卸和更换。
电力电容器运行
对于双星形接线的电容器组的中性线上,以及多个电容器的串接线上,还应单独进行放电。
电容器在变电所各种设备中属于可靠性比较薄弱的电器,它比同级电压的其他设备的绝缘较为薄弱,内部元件发热较多,而散热情况又欠佳,内部故障机会较多 ,制造电力电容器内部材料的可燃物成分又大,所以运行中极易着火.因此,对电力电容器的运行应尽可能地创造良好的低温和通风条件.
8 电力电容器的修理
(1 )下面几种故障,可以在安装地方自行修理:
①箱壳上面的漏油,可用锡铅焊料修补.
17/18
②套管焊缝处漏油,可用锡铅焊料修补,但应注意烙铁不能过热,以免银层脱焊。
(2 )电容器发生对地绝缘击穿,电容器的损失角正切值增大 ,箱壳膨胀及开路等故障,需要在有专用修理电容器设备的工厂中才能进行修理